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汽车排气管,其包括主管、支管和冷却腔,废气由主管进入并由支管的端部流出,支管部分容纳于冷却腔内,在冷却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并在与进风口和出风口相对应处设置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以使气流在上导流板的引导下流入至进风口内,气流经进风口流入并在冷却腔内流动,以实现对支管的冷却降温,经由出风口向外流出,通过气流的流动以实现冷却散热,冷却腔的设置一方面可将气流限制在其内部进行有效散热以提高散热效率,另一方面为支管的安装提供支撑,保证支管的连接稳定。
公开号:CN214330734U
申请号:CN202023254604.9U
申请日:2020-12-3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柴叶飞;王树军;耿海平
申请人:Qingdao Libo Auto Parts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IPC主号:F01N13-0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汽车排气管。
[n0002] 排气管是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一部分,排气系统主要包括排气歧管、排气管和消音器,一般为控制发动机污染物排放的三校催化器也安装在排气系统中,排气管一般包括前排气管和后排气管。目前排气管性能较差,进而影响行驶性能,但目前对于排气管的散热方式较为复杂,如设置冷却回路以实现对排气管的冷却降温,但冷却回路形式复杂,且在车体内部不便于进行安装拆卸,运行可靠性较低,也无法有效保证实现对排气管的可靠散热。
[n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新型汽车排气管以通过风冷形式实现对排气管的散热性能。
[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汽车排气管,其包括:主管、支管和冷却腔;
[n0005] 两个所述支管分别和所述主管相连通,气流经由所述主管的端部流入并由所述支管的端部流出,两个所述支管相互平行设置;
[n0006] 所述支管容纳于所述冷却腔的内部,所述支管的端部位于所述冷却腔的外部;
[n0007] 所述冷却腔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靠近于所述支管与所述主管的连接处设置,所述出风口靠近于所述支管的端部设置;
[n0008] 所述冷却腔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和所述下导流板为弧形,所述上导流板对应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的上方,所述下导流板对应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方;
[n0009] 所述上导流板用于引导气流沿所述上导流板的壁面并经由所述进风口流入至所述冷却腔内;
[n0010] 所述下导流板用于引导气流沿所述下导流板的壁面并经由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冷却腔。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流板沿朝向于所述主管的方向延伸设置。
[n0012] 进一步地,所述下导流板沿朝向于所述支管的端部延伸设置。
[n0013]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腔的侧壁上设置容纳孔,所述支管穿设于所述容纳孔内,所述容纳孔内固定设置密封圈,所述支管的外壁上套设所述密封圈。
[n0014]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汽车排气管,其有益效果在于:废气由主管进入并由支管的端部流出,支管部分容纳于冷却腔内,在冷却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并在与进风口和出风口相对应处设置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以使气流在上导流板的引导下流入至进风口内,气流经进风口流入并在冷却腔内流动,以实现对支管的冷却降温,经由出风口向外流出,通过气流的流动以实现冷却散热,冷却腔的设置一方面可将气流限制在其内部进行有效散热以提高散热效率,另一方面为支管的安装提供支撑,保证支管的连接稳定。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汽车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汽车排气管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n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n0018] 请参见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汽车排气管,其包括:主管11、支管12和冷却腔20。
[n0019] 两个支管12分别和主管11相连通,气流经由主管11的端部流入并由支管12的端部流出,两个支管12相互平行设置。
[n0020] 支管12容纳于冷却腔20的内部,支管12的端部位于冷却腔20的外部。
[n0021] 冷却腔20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进风口21靠近于支管12与主管11的连接处设置,出风口22靠近于支管12的端部设置。
[n0022] 冷却腔20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上导流板23和下导流板24,上导流板23和下导流板24为弧形,上导流板23对应设置于进风口21的上方,下导流板24对应设置于出风口22的下方。
[n0023] 上导流板23用于引导气流沿上导流板23的壁面并经由进风口21流入至冷却腔20内,下导流板24用于引导气流沿下导流板24的壁面并经由出风口22流出冷却腔20。
[n0024] 上导流板23沿朝向于主管11的方向延伸设置,下导流板24沿朝向于支管12的端部延伸设置。
[n0025] 冷却腔20的侧壁上设置容纳孔,支管12穿设于容纳孔内,容纳孔内固定设置密封圈25,支管12的外壁上套设密封圈25,以提高冷却腔20内密封性能,防止位于支管12的端部气流回流至冷却腔20内,保定散热冷却稳定性。
[n0026] 废气由主管11进入并由支管12的端部流出,支管12部分容纳于冷却腔20内,在冷却腔2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并在与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相对应处设置上导流板23和下导流板24,以使气流在上导流板23的引导下流入至进风口21内,气流经进风口21流入并在冷却腔20内流动,以实现对支管12的冷却降温,经由出风口22向外流出,通过气流的流动以实现冷却散热,冷却腔20的设置一方面可将气流限制在其内部进行有效散热以提高散热效率,另一方面为支管12的安装提供支撑,保证支管12的连接稳定。
[n002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4)
[0001] 1.一种新型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管、支管和冷却腔;
两个所述支管分别和所述主管相连通,气流经由所述主管的端部流入并由所述支管的端部流出,两个所述支管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支管容纳于所述冷却腔的内部,所述支管的端部位于所述冷却腔的外部;
所述冷却腔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靠近于所述支管与所述主管的连接处设置,所述出风口靠近于所述支管的端部设置;
所述冷却腔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和所述下导流板为弧形,所述上导流板对应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的上方,所述下导流板对应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方;
所述上导流板用于引导气流沿所述上导流板的壁面并经由所述进风口流入至所述冷却腔内;
所述下导流板用于引导气流沿所述下导流板的壁面并经由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冷却腔。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流板沿朝向于所述主管的方向延伸设置。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板沿朝向于所述支管的端部延伸设置。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的侧壁上设置容纳孔,所述支管穿设于所述容纳孔内,所述容纳孔内固定设置密封圈,所述支管的外壁上套设所述密封圈。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0734U|2021-10-01|一种新型汽车排气管
CN202250332U|2012-05-30|一种四缸gdi发动机排气歧管
JP2005061343A|2005-03-10|車両の冷却装置
CN201401249Y|2010-02-10|一种egr空气混合装置
CN202789037U|2013-03-13|一种增压汽油发动机的三元催化器
CN210264958U|2020-04-07|一种柴油发动机egr系统
CN208546225U|2019-02-26|叉车排气系统
CN209800061U|2019-12-17|一种发动机用排气机构
CN207960744U|2018-10-12|一种带扰流隔板的蚌壳进气结构
CN203189097U|2013-09-11|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总成
CN210977710U|2020-07-10|一种带水道的发动机egr废气管
CN214330737U|2021-10-01|一种用于排气管件的散热装置
CN204877746U|2015-12-16|车辆进气系统
CN211258774U|2020-08-14|一种汽油机新型排气歧管及三元催化器总成
CN213510825U|2021-06-22|一种带egr管的排气歧管
CN208024444U|2018-10-30|一种装载机废气引射装置
CN209959331U|2020-01-17|一种大马力汇流式排气管
CN212604480U|2021-02-26|一种用于汽车设备的新型中冷器
CN208919482U|2019-05-31|一种汽车空调用水管固定装置
CN214745492U|2021-11-16|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前照灯
CN208559568U|2019-03-01|一种前保蒙皮延长板及车体
CN210289902U|2020-04-10|排气歧管、汽车发动机总成及汽车
CN211819735U|2020-10-30|一种集成单向阀的egr冷却器
CN214196449U|2021-09-14|一种车载柴油机超低氮氧化合物双scr系统
CN211924427U|2020-11-13|一种汽车的电动真空泵排气结构及汽车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54604.9U|CN214330734U|2020-12-30|2020-12-30|一种新型汽车排气管|CN202023254604.9U| CN214330734U|2020-12-30|2020-12-30|一种新型汽车排气管|
[返回顶部]